首页 资讯 正文

传承不息!保康这个创新工作室,让“好人精神”在邮路上生根发芽

体育正文 268 0

传承不息!保康这个创新工作室,让“好人精神”在邮路上生根发芽

传承不息!保康这个创新工作室,让“好人精神”在邮路上生根发芽
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xùn)(通讯员陈泉霖、陈梦鸽、吴万谊)“老百姓需要啥东西,要用笔记在本子上。大家让你帮忙办事,一次两次你忘记了(le),他们就不会(búhuì)再相信你了。” “五一(wǔyī)”前夕,黄德印创新工作(gōngzuò)室内气氛热烈。“中国好人”、保康县邮政分公司寺坪支局经理、乡邮员黄德印正(yìnzhèng)与同事们分享工作心得,传递基层服务的“匠心密码”。 黄德印创新工作室,是保康县首个以基层劳动者命名(mìngmíng)的创新工作室。 从单枪匹马(dānqiāngpǐmǎ)的(de)“绿衣信使”,到辐射全镇的创新平台,黄德印把个人坚守升华为全员“传承、创新、发展”的生动实践。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,这个山区小屋里的“智慧火种”,正悄然照亮更多偏远邮路(yóulù)。 黄德印的现场发言(fāyán)质朴却深刻。在他看来,服务百姓的“金钥匙”藏在点滴的细节中——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,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的急难愁(chóu)盼:哪家老人需要代取药品、哪户农户春耕缺(quē)农资、哪条山路邮包需重点(zhòngdiǎn)看护…… 这些“民生清单”化作他(tā)走村入户的“导航(dǎoháng)图”,让每一次投递都成为温暖的抵达。 “黄经理对待工作那股子认真劲儿(jìner),我是打心底里佩服,不管(bùguǎn)是烈日炎炎、还是寒风刺骨,他(tā)都雷打不动地按时完成投递任务。三十年来投递准确率达100%。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,跟他一起工作,我学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,也懂得了怎么去服务好老百姓,做大家信得过的人。”保康县寺坪邮政支局员工刘超的评价充满(chōngmǎn)敬佩(jìngpèi)。 从青春年少到鬓角染霜,黄德印的邮路足迹遍布(biànbù)寺坪镇的山山水水,累计行程超过(chāoguò)55万公里。 他用磨破的鞋底、湿透的衣襟,将一封封家书、一份份报刊、一件件(yījiànjiàn)农资精准送到村民手中,让“绿衣信使(xìnshǐ)”的承诺在岁月中淬炼成金。 “只要(zhǐyào)邮路上还有村民,我(wǒ)将继续为他们提供更热情(rèqíng)、更周到的服务。我的付出(fùchū)能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,就是我最大的心愿。我要努力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、有利于社会的人,做老百姓的知心人、贴心人、离不开的人。”黄德印说。 黄德印的承诺掷地有声(zhìdìyǒushēng)。如今,以他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不仅是经验交流的平台,更是传承“人民(rénmín)邮政为人民”精神的阵地。 在这里,年轻同事们学到的不仅是“如何爬过三道梁、蹚过两条河”的投递(tóudì)技巧,更是“把(bǎ)百姓装在心里”的服务理念。 从(cóng)深山邮路到创新工作室,变(biàn)的是服务(fúwù)载体,不变的是“做老百姓的知心人、贴心人、离不开的人”的赤子情怀。黄德印用三十年“零失误”的坚守,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好人故事,让“中国好人”精神之光,照亮更多人践行(jiànxíng)初心的奋进之路。 湖北日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,关注(guānzhù)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(hái)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传承不息!保康这个创新工作室,让“好人精神”在邮路上生根发芽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